沙北街道海河社區:織密“小網格” 做優“大服務”

從黨員精準認領服務崗到網格員“鐵腳板”巡遍樓院,從“以老助老”的銀齡志愿服務到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……郾城區沙北街道海河社區有效整合在職黨員、網格員、專業社工和志愿者四方力量,構建起一張覆蓋全面、反應靈敏、服務精準的基層高效能治理網。
8月22日,記者走進海河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看到,“‘雙報到’服務崗”的標識格外醒目。為了讓“雙報到”活動取得實效,海河社區根據報到黨組織所在單位性質和在職黨員的專業特長、興趣愛好以及分布狀況,創新推出“設崗式”服務。
“我們把‘雙報到’作為密切黨群關系、服務居民的有效形式,絕不能搞成‘報而不到’‘到而無為’的形式主義。”海河社區黨支部書記、居委會主任王新榮的話,道出了社區推動黨員下沉的核心原則。為讓服務精準對接需求,海河社區提前摸排居民共性訴求,結合報到黨組織所在單位性質與報到黨員專業特長,創新設置醫療服務、矛盾調解巡邏等六大類崗位,讓黨員“能干事、干成事”。截至目前,已有1200余名在職黨員成功認領崗位。他們活躍在海河社區的各個角落,成為社區治理的重要力量。
基層治理,貴在精細。海河社區將轄區劃分成10個普通網格和8個專屬網格,并配備了13名專職網格長、22名專職網格員和135名兼職網格員。他們穿梭于各個小區、樓院,在日常巡網時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,為社區的和諧穩定保駕護航。
8月20日上午,專職網格員付曉晴、安田田像往常一樣在市委黨校家屬院巡格時,發現居民樓存在飛線充電情況。兩人迅速行動,通過多方聯系找到飛線充電業主。她們耐心向業主講解飛線充電的危害。業主立即拔掉電源,并承諾以后不再飛線充電。她們還再三叮囑小區門衛要加強宣傳,增強居民的安全意識,杜絕此類事情再次發生。
廣場舞、文藝演出、學習培訓……今年5月份,海河社區銀齡在行動志愿者服務團隊成立后,社區老人的晚年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。
海河社區聚焦老年人群體的身心健康與文化需求,全力打造“文化助老+健康生活”服務品牌。每周二、周五的“銀齡領讀”活動中,老人們聚在一起朗讀紅色故事、國學經典等。大家邊讀邊聊,不僅增長了知識,還增進了感情。
在文化助老服務方面,海河社區也下足了功夫。每周開設的文藝課程和體育課程,涵蓋樂器、合唱、舞蹈等,能夠滿足老年人不同的需求。海河社區還挑選10名性格活潑的老人擔任課程助教或隊長,帶動更多老年人參與到活動中來。
如今的海河社區,環境更加優美,鄰里關系更加和諧,居民生活更加幸福。
漯河日報全媒體記者 齊國霞
校對 冼 薇
統籌 周鶴琦
審核 譚藝君